<button id="u3jhz"><acronym id="u3jhz"></acronym></button>
      <dd id="u3jhz"><center id="u3jhz"></center></dd>

      <tbody id="u3jhz"><noscript id="u3jhz"></noscript></tbody>
    1. <em id="u3jhz"><tr id="u3jhz"><kbd id="u3jhz"></kbd></tr></em>
        <rp id="u3jhz"></rp>
        <th id="u3jhz"></th>

        邯鄲市2010年城鄉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要點

        時間:2010/5/31 15:08:14 點擊:4598次

        中共邯鄲市委辦公廳文件
        邯辦發[2010]6
        中共邯鄲市委辦公廳
        邯鄲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邯鄲市2010年城鄉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要點》的
             

         

        各縣、區(市)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各單位:

          《邯鄲市2010年城鄉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要點》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中共邯鄲市委辦公廳
                                                            邯鄲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0年2月21日
         
        邯鄲市2010年城鄉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要點
         

         

            2010年,是城鄉面貌三年大變樣決戰攻堅的一年,是要大見成效的一年,更是三年上水平、三年出品位夯基礎的關鍵一年。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對我市城鎮化發展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對三年大變樣工作的安排部署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大變樣,今年看邯鄲”的工作要求上來,凝神聚力,團結一心,以更大的力度、更強的舉措、更高的標準、更快的速度,確保三年大變樣工作各項既定任務目標圓滿完成。

            一、工作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五項基本目標和年度重點工作要求,以構建繁榮、舒適的區域中心城市為目標,以強力推進實施“14111”工程建設為重點,按照拆建并重、以建為主,精細管理、提升水平,對照標準、完成任務,突出特色、彰顯魅力的要求,在“拆”字上用力、“建”字上加速、“改”字上提升、“管”字上用心,全面加快三年大變樣各項工作推進步伐,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增強城鄉綜合承載能力,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5%以上,努力推動城鄉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二、主要目標
         

            ——確保“全達標”,如期實現三年大變樣工作既定目標,圓滿完成五項基本目標確定的各項具體指標。
            ——堅持“六拆”,加大超期臨建、有礙觀瞻建筑、城中村改造、城市和工礦棚戶區改建、城區企業搬遷、項目建設用地拆遷力度,6月底前完成城市拆遷1200萬平方米。其中,主城區600萬平方米,其它縣、區(市)600萬平方米。
            ——抓實“四建”,快速啟動“四個新區”建設,打造“變”的亮點;精心組織以“十大標志性工程”建設為重點的精品工程建設,提升“變”的品位;著力抓好以“十大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的保障工程建設,增強“變”的能力;強勢推進8項列入全省百項重大項目建設和我市2009年開工項目、2010年竣工項目建設,夯實“變”的基礎。

         

            ——完成“三改”,全面完成主城區內40個城中村改造、75片城市棚戶區(危陋住宅區)改建和176個舊住宅小區改善任務,每個區(縣)至少推出2個舊住宅小區改善樣板項目。

            ——建設“一館、兩平臺”,完成過渡性規劃展館建設;6月底前,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和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建成運行。
         

            ——實現“四個全覆蓋”,年內完成中心城區209平方公里控詳規和各縣、區(市),鎮、鄉、村莊規劃編制,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在全面完成1754棟既有建筑包裝改造任務的基礎上,再完成15條主次干道兩側431棟既有建筑包裝改造,實現主次干道既有建筑全包裝;將建成區105平方公里面積劃分為3836個數字化管理網格,實現數字化管理全納入;在完成20條主次干道整治的基礎上,完成50條小街巷綜合整治任務,實現主城區小街巷全整治。
         

            ——爭先創優,深入開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河北人居環境獎”創建活動,確保入圍。積極爭創全省“十佳公園”、“十佳公共建筑”和“十佳節能示范小區”,確保每項工作都有1—2個項目入選。
         

            三、重點工作
         

            圍繞總體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標,2010年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強化規劃調控引領職能。進一步完善我市城市規劃體系,切實增強規劃對城市建設、發展的調控引領作用。
         

            1、堅持科學規劃。以第四期城市總體規劃為指導,完善深化東部新區、南北湖周邊地區等城市發展重點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吸引各類生產要素的聚集,帶動項目的實施。完善市政公用設施專項規劃,重點對綜合交通、河湖水系、基礎設施、綠地生態等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

            2、加快專項規劃編制。按照“三年大變樣”工作目標,以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景觀風貌塑造為抓手,加快編制各類專業規劃、景觀風貌規劃與城市設計,完善主要街道包裝改造規劃。
         

            3、加強規劃實施管理。以“嚴格規劃執行、增強規劃執行力”為主題,繼續組織開展“城鄉規劃年”活動,確保如期完成各項任務目標;積極推進“陽光規劃”,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開展“零違工程”行動,在已全部拆除建成區內違法建筑和超期臨建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查處工作力度,堅決杜絕新的違法建筑出現;嚴格規劃修改程序,深入開展違規變更規劃和調整容積率問題專項治理,防止隨意變更規劃現象發生。
         

            4、統籌城鄉規劃編制。完善中心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統籌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區發展,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統一產業布局、用地管理、設施建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二)拆建結合夯實發展基礎。按照拆建并重、以建為主的要求,繼續加大力度“拆”,騰出發展空間,加快速度“建”,打造精品工程,為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奠定建設基礎。
         

            1、再掀城市拆遷新高潮。堅持精細化、科學化,有序有力地拆、集中連片地拆、落實任務及早拆,用超常的舉措、超常的力度、超常的速度,再掀拆遷攻堅新高潮,再創邯鄲拆遷新速度。各類有礙觀瞻建筑和項目建設需要拆遷建筑,6月底前徹底拆除;加快“退二進三、企業搬遷”進度,強力推進實施城市西北部的化工區搬遷。全年拆遷量要突破1200萬平方米,為城市的大變化、大開發、大建設創造條件。
         

            2、打造城市建設新亮點。全面開工建設以五倉區綜合開發為主導,集商務、文化、娛樂、休閑于一體的現代化趙都新城,推進南部新區建設;以打造北湖生態景區為依托,啟動北部新區建設;以人民路東延、新東客站建設為契機,上半年全面啟動東部新區建設;以邯鋼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和沉陷區綜合治理住宅項目為龍頭,加快推進西部新區建設,努力把四個新區打造成現代特色明顯、功能劃分合理、基礎設施齊備、繁榮宜居宜業的樣板城區和城市發展的新亮點。
         

            3、提升城市發展新水平。本著建設精品、提升品位的原則,始終堅持把精心、精細、精品理念貫穿始終,全面加快文化藝術中心、叢臺廣場、礦業大廈、游泳館、新一中、新東客站、國際汽貿城、傳媒大廈、義商國際、金茂大廈等十大標志性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工程建設按時或提前完成;每個縣、區(市)至少建成3個標志性工程,充分展示我市“變”的幅度,提升我市“變”的品位。

            4、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按照保標準、保投資、保進度、保時限“四保到位”的要求,下大力抓實、抓好8項已列入全省百項重大項目的建設,明確標準,壓死責任,掛圖作戰,強力推進,確保重大項目按時按標準建成。同時,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建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大2009年新開工項目和2010年竣工項目推進力度,全力保證各項工程建設順利實施,如期完工,為城市下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綜合整治彰顯城市特色。以全省開展城市容貌整治與景觀建設集中攻堅行動為契機,著力組織實施城市污染、市容衛生、城市交通、城區水系、園林綠化、建筑改造、廣告牌匾、夜景照明、市政設施、精品工程等十個方面專項整治、建設工程,以嶄新、靚麗、整潔的城市面貌,彰顯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1、實施重要節點景觀整治。圍繞大型公共建筑和重要功能區片建設,加強項目預控和施工細節管理,精心培育、建設一批具有較高品質的精品街區、街道、公園和單體建筑。重點完成稽山和康奈商步街區、中央商務區、大乘玉佛寺周邊、火車站廣場周邊、體育場周邊、羅城頭公園和啤酒廠周邊、鑫港國際物流園區周邊、高速路北出入市口周邊、中華街與聯紡路交叉口周邊、京廣鐵路沿線整治等十大重要節點的景觀打造,完善配套設施,使十大景觀節點成為凸現邯鄲特色、展現城市風貌的一道道靚麗風景。每個縣、區(市)至少打造3個重要景觀節點,建成2條高品質的精品街區。
         

            2、實施精品園林綠化工程。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努力做活“水”和“綠”兩大文章,彰顯城市特色和個性。加快水網建設,開工建設南湖、北湖二期工程,完成主要景點建設任務,年內向市民開放;繼續加大滏陽河、沁河、支漳河、渚河、輸元河綜合整治力度,完成河岸綠化、道路鋪設、河道整治、沿岸景點建設等任務;啟動永年洼淀治理工程。完善綠網格局,抓好趙王城遺址公園二期、渣山公園等園林景觀建設;本著“一路一景”,對新建改造道路進行高標準綠化,繼續推進拆墻建綠;啟動廣府、鳳凰山及邯磁萬畝荷塘、紫山綠化等綠化工程;加大城市出入市口改造力度,堅持做到拆到位、建到位、管到位“三個到位”,擦亮城市窗口;大力度推進邯鋼周圍綠化,打造綠色鋼城,切實改善西部城區環境質量;繼續下大力抓好環城林帶提檔升級工作,按照環城路兩側各50米的標準,完成南環路、北環路、東環路林帶補植完善工作,啟動西環路林帶改造工程,營造主城區周邊的生態綠色屏障。各縣、區(市)要全面完成大型綜合性公園建設任務,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分別達到35%、30%和6.5平方米。
         

            3、實施城市特色工程建設。堅持系統性、合理性、延展性原則,結合“八個一”工程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城市公交站亭、報刊亭、電話亭、休閑座椅、交通指示標志、廣告牌、照明設施、花壇等城市家具,用特色擦亮家具,用家具妝點城市,彰顯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和形象。加大夜景亮化工作力度,繼續實施“一閘開啟”工程,加大綠色亮化、環保亮化投入,對17條主次干道兩側的1970棟既有建筑和年內完工的284個工程實施高標準亮化,進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夜間景觀環境水平和品位。

            4、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繼續加大大氣環境治理力度,深入開展煙氣排放設施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凡達不到排放標準的一律停產治理;加強主城區內建筑工地、拆遷工地、道路運輸等環境監管工作力度,減少二次揚塵污染;主城區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全年達到和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20天。繼續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加強岳城水庫、羊角鋪水源地環境監管,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100%;加大滏陽河、洺河等河流市區段環境監管力度,確保達到水環境功能區要求。繼續加大污染企業治理力度,加快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進度,特別是列入省環保計劃的25家重污染企業,年內全部完成搬遷改造;突出抓好節能減排省“雙三十”和市限制治理工程項目,加快脫硫工程進度,6月底前列入減排計劃的所有鋼鐵企業脫硫項目必須全部完成。繼續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力度,爭創省級環境優美城鎮2個以上,國家或省級生態村2個以上;落實全省“百鄉千村”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力爭有30個以上村莊納入整治范圍,確保生態市建設近期目標如期實現。繼續加大“兩廠(場)”建設力度,6月底前所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通過驗收、投入使用,并同步完成管網配套和在線監測工作;各縣(市)和峰峰礦區全部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場滲濾液處理設施,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同時,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
         

            (四)改善民生增強保障能力。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集中力量抓好“三改”工程、住房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事關群眾切實利益、事關城市長遠發展的民心工程、實事工程建設,不斷提高群眾對城市的滿意度,切實增強城市的服務保障能力。
         

            1、強力推進“三改”工程建設。啟動剩余的6個城中村改造,續拆續建34個城中村,開工192萬平方米,竣工3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5億元,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全部實現“四個轉變”;啟動剩余的11個棚戶區(危陋住宅區)改建,續拆續建64個區片,開工280萬平方米,竣工37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0億元;以房屋住用安全、配套設施齊備、管理維護有效、環境整潔優美為標準,全面完成舊住宅小區改善任務,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促進人民群眾居住條件有較大改觀。
         

            2、著力抓好住房保障工作。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加大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回遷房建設力度,不斷擴大覆蓋范圍,2010年全市住房保障總戶數達到14950戶。其中,廉租住房保障11000戶,新增廉租租房3250套,累計籌集廉租住房6310套;經濟適用住房竣工15萬平方米,解決2500戶低收入家庭住房;通過棚戶區(危陋住宅區)改建,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1450套。確保全面完成省定任務目標,讓群眾在三年大變樣工作中真正得到實惠,在推進城鎮化中共享發展成果。同時,將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0.5倍以下,提高到0.8倍以下;按規定落實資金渠道,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計提公積金貸款風險準備金和管理費后的余額全部提取,棚戶區(危陋住宅區)改建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不低于10%的土地出讓凈收益做到足額到位、定期劃撥;加大對市場的調控,年度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設用地,達到當年住宅建設用地總量的25%以上,并優先予以安排。
         

            3、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十大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年底前完成人民路東西延和邯武快速路建設、中華大街南延、高速外環合圍、青蘭高速二期等四項續建工程;5月底開工建設邯臨(漳)快速路、邯大高速、機場路東延、高速路南出入市口迎賓道建設、人防工程、309國道外移等六項工程。并以此為帶動,強力推進各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浴新大街、趙苑北街、油漆廠路、機場路東延、廣泰路、東辛莊路、中華大街南延、人民路東延、邯武立交橋、百家大街、南環路、北環路等12條主次干道架空線網入地工程;全面完成小街巷綜合整治任務,達到路平、燈明、街凈、水暢、景美、有序的標準;完善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積極推廣“村收集、鎮(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新機制;集中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井全部關閉;加大排水管網和泵站建設力度,提升城市排瀝能力;堅持主干街道改造升級和支路網優化改造并舉,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加快南部熱網建設進度,全市城鎮新增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以上;大力發展城市公交,盡快開通邯鄲到永年、磁縣、成安、肥鄉公交線路,完善公共交通網絡,逐步構筑“便捷、安全、高效、生態、多元”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每個縣、區(市)至少完成3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城市的承載、集聚和輻射力。
         

            (五)精細科學提高管理水平。堅持建管并重、強化管理的原則,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重點抓好“一改、兩化、三提升”。
         

            一改:即城市管理體制改革。認真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做法,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深入推進市容環衛體制改革,著力解決職能不順、管理粗放、推諉扯皮等問題,健全城市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較為完善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落實”城市管理體制。年底前,管理重心按照改革要求全部下移到位。
         

            兩化:即按照精細化、標準化要求,盡快建立和完善領導負責的責任標準,公用服務的質量標準、市政維護的技術標準、行業管理的規范標準、行政執法的程序標準,形成一套完善高效的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同時,按照“資源共享、頂端設計”的要求,積極推廣數字城管新模式,整合現有資源,加快工作推進進度,力爭上半年建成試運行。
         

            三提升:一要提升交通秩序管理水平。規范運行線路,嚴禁亂停亂行、占道行駛和違章、違規駕駛,改善市區交通環境。二要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提高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提高清掃保潔質量;整治店外經營、占道經營及亂涂亂寫、亂貼亂畫、亂搭亂掛等行為,保持干凈整潔的市容市貌。三要提升市政公用事業服務水平。牢固樹立服務理念,認真落實行業標準,進一步規范和提升城市供水、燃氣、供熱等行業的服務保障水平,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全面提升市政公用事業服務質量和應急保障能力。
         

            (六)融資聚財破解制約瓶頸。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多渠道、多元化融集資金保證城鄉建設與發展。
         

            1、盤活土地資源。通過實施主城區土地預儲備,將城市發展主要方向和重點建設區域的土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征收儲備,為城市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和資金支持。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閑置土地清理工作,對于城鎮建設用地中長期處于閑置、低效利用土地以及蓄意“囤積”土地的行為進行集中清理整頓,確保實現土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加大多元化融資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城建投融資平臺,樹立和強化舉債經營、負債經營城市觀念,變單一投資為多元聚資,綜合運用好財政投入、引進外資、信貸融資、發行建設債券、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等多種籌資形式,切實改變單純依靠財政投入搞建設的老路子,市城投、建投、交投三大平臺完成融資310億元以上。
         

            3、深入推進市場開放。繼續堅持面向全省、全國和全世界,全面深入地開放規劃、開發、建設和投資四個市場,所有建設項目全部實行公開招標,吸引有實力、有業績的戰略投資者參與我市開發建設。同時,積極組織參加第三屆河北省城市規劃建設博覽會、2010年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論壇和河北省首屆園林花卉博覽會,以此為平臺提高我市的知名度。
         

            (七)加強監管確保安全質量。堅持“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理念,不斷完善監管體系,提高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1、進一步加大工程安全質量監管力度,完善監管制度,嚴格責任追究,實行城市建設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都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始終把抓質量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監察審計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對城市建設中出現的消極腐敗問題,發現一起堅決嚴肅處理一起。

            2、突出抓好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的質量監管,全面推進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工作。認真開展以治理突防坍塌、模板坍塌、高處墜落、起重機械事故為重點的安全專項治理活動,嚴查事故頻發環節和企業。
         

            3、加強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實行量化計分考核管理,建立質量安全誠信與企業投標資格、個人執業資格掛鉤制度。實施“差別化管理”,對質量安全工作到位、管理規范的企業和施工現場,適當減少檢查、抽查頻次,對工作不到位、發生過事故的,列入黑名單,加大檢查、抽查頻次。

            4、引進一流勘察設計和施工隊伍,推進合并重組、強強聯合以及與省外、國外高水平單位的技術交流、項目合作。加強安全指導,提高縣級安全監督機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積極推動財政保障質量監督經費問題的解決。
         

            (八)節能改造加大推進力度。把建筑節能與供熱計量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三年大變樣”目標管理,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建筑節能改造和熱計量收費任務目標。
         

            1、加強新建建筑節能監管。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建筑節能條例》,加強新建建筑在規劃、設計、建設、驗收、銷售、保修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凡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標準的民用建筑工程,不得批準開工建設;擅自開工建設的,不予批準預售;已建成或者銷售的,不予竣工驗收備案,不予產權初始登記。確保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在設計、驗收階段分別達到100%和90%以上。
         

            2、加大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先易后難、分類實施的原則,強力推進。對具備條件的,同步進行圍護結構、供熱計量和室溫調控、熱源及供熱管網綜合改造;對不具備條件的,盡最大可能改造圍護結構,加裝熱計量和室溫調控裝置。
         

            3、全面實行按兩部制熱價和供熱計量收費。今年采暖期前,所有具備分戶熱計量條件的建筑,全部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納入三年大變樣考核內容,加強巡查力度,每半年抽查一次。
         

            4、積極推廣新技術、新能源運用。強化建筑節能材料和產品使用監管,及時發布推廣應用和禁止使用產品目錄,提高新材料、新產品使用率;年內要全部實現“禁實”,并逐步淘汰粘土制品;積極推進太陽能、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一體化應用;抓好示范工程建設,建設2個10萬平方米以上的綠色建筑示范小區。
         

            (九)統籌城鄉推進協調發展。圍繞構建區域中心城市、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目標,堅持擴大城市規模與提高發展質量相結合,努力提高城鄉統籌發展的水平。
         

            1、拉開城市發展框架。按照主城區加邯鄲縣、永年縣、肥鄉縣、成安縣、磁縣和峰峰礦區的“1+6”思路,強力推進主城區與6個縣(區)之間的“七個統籌”,即體制同等、規劃同步、交通同網、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場同體、環保同治,形成同城化管理、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格局;加快武安、涉縣兩個次中心城市建設,培育兩個東部次中心城市,推進91個建制鎮建設,形成具有邯鄲特色的城鎮體系。
         

            2、加強縣城建設。各縣(市)要在總體規劃指導下,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抓好重點風貌區、重要地段的城市設計和景觀整治規劃設計,不斷完善專項規劃和技術標準體系,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加快縣城建設步伐,促進縣城建設朝著特色突出、設施良好、環境優美的方向發展,增強縣城吸引農村人口、聚集產業的作用,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3、扎實推動村鎮建設。編制完成重點鎮和中心村規劃,出臺村鎮規劃技術導則,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及特色旅游名鎮(村)保護工作,所有鎮(鄉)要設立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進一步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范圍,切實搞好農村新民居建設,確保圓滿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任務目標。
         

            四、工作舉措
         

            (一)強化責任抓落實。各級各部門要把三年大變樣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思路,加大政策保障、資金投入、體制創新、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對各項工作要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導落實,特別是對重點工程,要將工程安排細化到每一個節點、細化到每一項程序,確保工作責任層層落實。對既定工作部署,不管任務多重、難度多大,都要集中力量突破,全力組織攻堅,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二)形成合力抓落實。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城市建設“一盤棋”的思想,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力配合。市建設、規劃、國土等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發揮好主力軍作用;其他部門要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城市建設,積極做好各項工作,主動關心和支持工作開展。要強化新聞宣傳引導,通過展示城市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建設方案,廣泛征求民意,充分汲取民智,營造群眾廣泛關注、積極參與、主動支持“三年大變樣”和城鎮化的氛圍,形成推動城鎮化建設的強大合力。
         

        (三)嚴格獎懲抓落實。要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按照量化、實化、具體化的要求,定任務、定責任、定標準、定進度、定獎懲。市委、市政府兩個督查室和市“三年大變樣”辦公室,要采取定期督導、跟蹤督導、專項督導等多種形式,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工作不到位、行動不積極、影響整體工作進展的單位和個人,要追究有關部門和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工作得力、成效顯著的縣、區(市),要進行表彰。在以后的工作中,各級、各單位要采取硬措施,拿出真干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大打攻堅戰、殲滅戰和總體戰,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圓滿完成。
         

         
         
         
         
         
         
         
         
         
         

         

        主題詞:三年大變樣  2010  要點  通知           
          中共邯鄲市委辦公廳             2010年2月21日印發   
                                               (共印400份)
         
         

        18禁无码专区

          <button id="u3jhz"><acronym id="u3jhz"></acronym></button>
            <dd id="u3jhz"><center id="u3jhz"></center></dd>

            <tbody id="u3jhz"><noscript id="u3jhz"></noscript></tbody>
          1. <em id="u3jhz"><tr id="u3jhz"><kbd id="u3jhz"></kbd></tr></em>
              <rp id="u3jhz"></rp>
              <th id="u3jhz"></th>